文学院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学院专业 >> 文学院 >> 正文

新闻学

2025-06-08  点击:[]


新闻学

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

学制四年 授予文学学士学位


一、历史沿革

新闻学专业依托我校文学院积淀深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创建,属于辽宁省内高校较早开办的新闻学专业。2003年正式招收本科生;2011年招收传播与文化理论方向硕士研究生;2014年获辽宁省本科专业评价全省第三名;2018年获批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点并开始招生;2019年成为全国师范高校新闻传播专业联盟单位成员;2022年获批辽宁省一流本科示范专业;2023年获批辽宁省普通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专业。经过二十年的积累,已经形成较好的学科基础以及较强的优势特色。

 

 

二、专业特色

1.融合语言、文学学科优势资源。依托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博士点一级学科优势资源,课程设置将新闻学与文学、语言融会贯通,具有跨学科、复合型学科特色。

2.构建全过程实践教学模式。适应不断发展的媒体环境,提供多样化实践平台,构建“教室+实验室+基地实习+竞赛项目”实践教学模式,专业实践贯穿于课堂、实习、毕业论文写作全过程。

3.契合新文科建设理念,打破学科壁垒,强化人才培养跨界融合意识。与多家单位建立实践基地,跨地区跨部门协同育人。依托专业品牌栏目“传媒大讲堂”系列活动构建学界业界优势互补长效机制,实现人才培养跨界融合。

4.专业理论和社会实践对接,构建“产学研一体化”优势平台。注重科研成果转化,服务地方社会,结合新闻传播专业所长,以创新项目带动实践创新。设在本专业的“辽宁师范大学青少年媒介素养中心”,是辽南地区唯一的媒介素养教育机构,中心开展的媒介素养教育活动让众多中小学生受益,多次被新浪网、光明网、《半岛晨报》等媒体报道并转载。


三、核心课程

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、传播学、新闻学概论、新媒体导论、广播电视概论、中外新闻传播史、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、新闻采访与写作、融媒体新闻、新闻编辑学、新闻评论、新闻摄影、媒介经营与管理等。


 

四、师资力量

为确保高水平的教学质量,新闻学专业通过提高学历学位,向下到一线媒体挂职等途径,形成学科带头人、行业骨干和优秀教师组成的双师型教学团队。依托教育部“卓越新闻人才计划”,以高校与新闻单位互聘为重点举措,聘请10余名媒体精英为兼职教授,学界业界优势互补;以“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”课程资源“好记者讲好故事”活动为载体,打造由专职教师与业界导师合作完成的精品课程;借鉴美国新闻院校的guest speaker项目,邀请活跃于各大媒体的校友,回母校客串授课、开设讲座。在科学研究上,近五年来本团队教师主持、参与过省部级基金项目10余项,其中横向课题3项,科研经费总额60余万元,人均科研经费5万余元。新闻学专业团队2018年被评为校级“黄大年式”优秀教学团队,2022年被评为辽宁师范大学优秀本科教学团队。本专业师资常年为省内外党政机关、企业单位提供媒体宣传咨询服务,有较好的社会影响力。

 

 

五、升学就业

本专业近五年毕业生考研率近30%,很多毕业生被中国传媒大学、吉林大学、东北师范大学、北京外国语大学等高等学府录取;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,除报社、电视台等专业机构之外,毕业生还就职于各大互联网企业、政务新媒体、政府舆情分析应对、娱乐文化传播公司等岗位。毕业生理论功底深厚,创新力强,具有敬业精神、协作精神,普遍受到用人单位好评。


 

、各省录取情况

undefined


七、高考综合改革省份选考科目要求

报考本专业不提科目要求。

 

文学院

学院官网: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(lnnu.edu.cn)

微信公众号:博雅文苑(lnnuwxy)

一、 历史沿革

文学院是我校历史积淀最为深厚的学院之一,前身是1951年建立的中外文系,1958年正式招收本科生,1959年建立中文系,2003年改为文学院。多年来,我院建成一院四系的格局,包括4个中心、1个研究所、11个教研室。


二、师资队伍

文学院现有教师95人,其中教授23人,副教授22人,博士生导师14人、硕士生导师71人。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,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,辽宁省教学名师5人。教师获第八届“鲁迅文学奖”、第十四届“韬奋出版奖”,入选中宣部“四个一批”文化名家工程、辽宁省“兴辽英才计划”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3人、辽宁省高校创新人才4人、辽宁特聘教授1人、辽宁省杰出中青年学者1人。


三、学科专业

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,2006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,同年获批中国现当代文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,2018年获批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;2010年开始招收学科教学(语文)专业硕士,2018年获批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学位点。拥有两个一级学科:中国语言文学和新闻传播学。四个本科专业:汉语言文学(师范)、汉语国际教育(师范)、新闻学、广告学。2019年,汉语言文学(师范)专业被批准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;2022年,汉语国际教育(师范)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、新闻学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。


四、教学科研

文学院获评辽宁省高校“三全育人”综合改革示范院系、辽宁省党建标杆院系、辽宁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、辽宁师范大学科研先进集体、辽宁师范大学就业先进集体、辽宁师范大学特殊贡献奖等称号。被评为教育部“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奖”先进集体、语言学团队获批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、现当代文学团队被评为辽宁省首届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,教师获评辽宁省优秀教师、辽宁省教育厅“教育世家”等称号。

教师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、二等奖等奖项,1门课程被评为国家一流本科课程,7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,19门课程被评为省一流课程,多位教师获得国家和省级教师教学大赛奖、全国性大赛指导奖,多位教师应邀赴海内外高校讲学,做客央视百家讲坛、辽宁省辽海讲坛等。

近十年来,承担国家级项目40余项,含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、重点项目、冷门绝学项目,承担省部级项目200余项,出版学术专著60余部,在《中国社会科学》《文学评论》《文学遗产》《中国语文》等发表高层次论文500余篇,成果多次获辽宁省政府奖、大连市政府奖等。


本科专业

汉语言文学(师范)、汉语国际教育(师范)、广告学、新闻学

硕士研究生专业

文艺学、中国现当代文学、中国古代文学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、汉语言文字学、古典文献学、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、课程与教学论(语文)、学科教学(语文)(专业学位)、传播学(专业学位)

博士研究生专业

中国现当代文学、中国古代文学、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、汉语言文字学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

 

 

 

下一条:广告学

本科招生办公室

咨询电话:0411-82158993
传真电话:0411-82159880
电子邮箱:zsb@lnnu.edu.cn
监督电话:0411-82158313
通讯地址:大连黄河路850号辽宁师范大学本科招办

招生简章
招生计划
历年分数
录取结果